“阈限”写作指导

“阈限”写作指导

目录

1 前言

2 阈限的概念

3 怎样写出有阈限空间文章?

3.1 试图解明未知的事物

3.2 不必要地引入庞大的组织、国家或团体

3.3 引入活跃度[1]极高的角色

4 总结

前言[]

本文章搬运自后室维基,本文为空间文章、发现记录,以及实体/物品文章的具体写作方针。我们希望有意进行写作阈限分类的网站成员能够熟读本页面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在创作去遵守它。

需要注意的是,不遵守本页面所写的内容并不等于直接违反站规。如果一篇文章十分有趣或者值得评价(以读者的理解和判断为准),且最终得到了好评并存活,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可接受的——无论它包含了多少违反本指南的内容。也就是说,本指南和其他指导不同,它并不具有站规的效力。

阈限的概念[]

阈限(Liminality),也称边界性,是后室最基本的魅力和独特之处。阈限这一元素是从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边界的空间”)一词衍生而来的;它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只能简单地形容为人们在下列空间中所感受到的孤独感、阴森感、怀旧感、超现实感等等:

傍晚时分,映照出血红色暮光的木质教室。

昏暗、幽蓝的凌晨时分,一望无际的无人住宅区。

一片昏暗中,一座色彩鲜艳的室内儿童游乐设施被仅有的射灯照亮。

停业后的无人超市,只有促销广告在随风作响。

试着想象一下上述场景,你应该就能体会到上面所说的那些感受了(当然,这可能会因人而异)——阈限便是如此:

本来应该有人的地方却一个人也见不到的“孤独感”,以及“阴森感”。

让你想起童年回忆中的某个地方,或是让你想起面对黑暗时产生一丝恐惧的那种“怀旧感”。

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体,或是完全不熟悉/明显异常的物体散布在各处,如同梦境一般的“超现实感”。

能唤起这些感受的图像和文章便是“阈限”一词的本质。

怎样写出有阈限空间文章?[]

这个问题最简单快捷的解释方法大概就是思考“阈限会被怎样破坏掉”。

试图解明未知的事物[]

在构建阈限作品时,这种做法能最快且最严重地破坏本应描绘的阈限感——不放过任何谜团,而是通过反复利用先进的科技力量、实验、探索等手段来试图解明空间中发生的超常和不稳定现象。虽然人类的生存本能会让我们想要阐明“未知”,并消除它所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但如果把它写进作品,就会显著削弱阈限感。也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空间会是这样的”,阈限空间才如此有魅力。

不必要地引入庞大的组织、国家或团体[]

“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人居住,并在其中活动的空间”很可能会破坏构成后室阈限的“孤独感”“阴森感”等元素。虽然有时候也可以写一些多人行动或者空间中的聚居点,但最好还是别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创作大规模的集体,以免破坏阈限感。

引入活跃度[1]极高的角色[]

首先,在很多共笔世界观和共同创作项目中,如果不经过慎重考虑就让你的原创角色(OC)无限制地活跃,那么就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其次,这种做法很不适合用在“陷入异常空间的人类一点点地摸索并发现生存法则的记录”中,与阈限的未知感相悖——至少,它不会是我们希望在有阈限分类中看到的内容,对于阈限空间中的实体也是如此。虽然,在发现记录文章中安排几个特定的活跃角色可能没什么问题,但请一定要记住,“大多阈限空间中这的些角色往往只是和你处于同一立场或环境的普通人类而已”。

总结[]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非常不建议在阈限分类中包含以下元素:

作品中包含只能由特定研究组织获得的信息,如“实验记录”“探索记录”等。

写一些只有开展大规模实验或者耗费大量资源才能知道的事实,如“以某个非常低的概率”“准确地以特定方法”等;或是使用非常确定的表述。

到处残忍伤害来访者的实体。

作品中包含某个特定角色的名字,并让其活跃。

反复出现对来访者过分有利的物品。

<<< 搬运信息

<<< 搬运信息

搬运者:DN_QAQ

搬运来源:https://backrooms-wiki-cn.wikidot.com/liminality-guide

脚注

↑ 这里的“活跃度”是从读者的视角出发的,可以大致理解为世界观内角色的“出场率”“存在感”“参与度”等。一个活跃度很高的角色会经常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场景、故事线甚至设定中,且常常会被作者安排额外的剧情来吸引读者注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