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看什麼

動漫看什麼

看《當女孩遇到熊》正好再補完《怪物之子》之後,《怪物之子》中的「怪物」因為長相酷似一頭熊,因此該片又被戲稱為《熊孩子》,而《當女孩遇上熊》也有《熊巫女》的簡稱,因此真可謂「見畢《熊孩子》,又遇《熊巫女》」。

《熊巫女》講述的是居住在偏遠山村中的一名身為巫女的女孩小町和一頭名為「那津」的會說話的熊之間那些沒羞沒臊的故事,也因此《熊巫女》還有另一個別稱——《熊污女》。不過事實上,《熊巫女》只是一部類似於《干物妹小埋》那樣的日常搞笑輕喜劇,甚至還有那麼一點勵志,那就是從未離開過山村的小町有一天卻突然提議要去都市讀書,而故事的主線也正是圍繞那津為了讓不諳世事的小町獲得能夠在都市生活的能力而進行一連串的試煉而展開的。值得一提的是,小町和那津生活的那個小山村還有一個讓我們十分耳熟的名字——熊出村,不禁要懷疑《熊出沒》的製作公司到底賄賂了《熊巫女》的原作者多少錢了。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很少在當季追番,而是到了下一個季度再補上一個季度的番,比如現在已經快十月了,而我才開始看七月番。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這個時候上個季度的作品基本都已完結,孰優孰劣一目了然,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二是不用再一星期一集地追番,可以一口氣看得爽。而唯一的壞處就是容易被劇透,不過似乎也唯有這點於我影響不大。但事實上不追番的主要原因還緣於我平日里確實有點忙,主觀上不願、客觀上也不能浪費時間在一些爛片上。

在去年四月剛來臨的時候,曾有多少人妄言那將是最強四月季,然而結果卻是大多為高開低走,終以爛尾告終。就拿B站當時的三巨頭來說,除了《從零》外,曾為很多人津津樂道為「四月霸權番」的《坂本君》和《鐵甲城》如今早已成了一些人茶餘飯後的笑料而一些人羞於言及的傷疤。當然這其中《熊巫女》自也不能倖免,甚至相比前者們還尤有過之而無比及,據說刷新了niconico結局差評度的歷史記錄,甚至連原作者都要站出來指斥其非。

既然大家都在糾結《熊巫女》的結局,那麼我也來談談這個結局好了。上文我也已提到,我在看片之前一般都是已經知道了這部作品的劇情和評價的,因此照理來說我在看《熊巫女》之前也是應該知道結局暴死了的,事實上也確實有朋友好心提醒過我,然而我卻還是看了這部作品,這和對待《坂本君》和《甲鐵城》的態度可謂是截然相反。究其原因還在於,像《甲鐵城》這樣的劇情片,劇情就是它的靈魂,它的一切,一旦爛尾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而像《熊巫女》這樣一部以賣萌、搞笑為主的作品,我們從一開始關注的焦點就不在劇情上,有多少人敢摸著胸口說看《熊巫女》是沖著劇情,而不是別的什麼東西去的,反正就我個人而言,從一開始就沒對《熊巫女》這樣一部節操碎滿地的作品真能講好一個故事抱有太大的期待,去深究其內涵更是自尋煩惱,笑過了、開心過了也就好了,因此對那樣的結局也就沒有什麼好苛責的了。就像我們對《喜羊羊》總要比《大魚海棠》寬容的多,這樣看來,《大魚》的製作方也就沒什麼可抱怨的了。

不過,《熊巫女》的結局是否暴死事實上還有待商榷,因為據說原著漫畫中也有小町陷於低谷的時候,如果動畫還出第二季的話現在這個結局就未可定論了,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否定它是個爛結局的事實。就我個人來看,《熊巫女》結尾的尷尬很可能是製作方刻意追求作品深度和自身創作能力不足的矛盾所導致的。我個人揣測,製作方原本很可能是想通過小町放棄都市生活回歸山村來表達迷失於物欲和繁華的人只有最終回歸自然才能找回心靈的寧靜這樣一個主題。不管我的猜測是否有所依據,至少作品顯然沒有表達出這一點,由始至終小町連第一步都沒有踏出,又何談「回歸」,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在不該任性的時候任性,在該勇敢的時候卻膽怯了的小丫頭,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小町的逃避和那津的自私,以及滿滿的負能量,而觀眾所厭惡的也正是這些。《熊巫女》的失敗,正在於製作方由始至終都沒有搞清楚,創新和惡俗的分界線在哪裡。小町可以在比賽中失利,也可以放棄都市回歸熊出村,那津可以在小町離去時表現出糾結和不情願,但小町不能失去前進的方向,那津也不能剝奪小町選擇的權利,一個人如果不能思考,又與傀儡娃娃何異,不禁細思極恐。而這正是觀眾所不能接受的,你可以創造悲劇,但不能製造惡俗。

如果《熊巫女》的製作方能把想那個「呼哈呼哈呼」的劇中過場和遊戲式ED的精力花在劇情上,那麼結局肯定會有所不同。不管是對《熊巫女》,亦或是對《坂本君》、《甲鐵城》等,甚至是對《大魚海棠》,觀眾所求的無非只是「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而已。

畢竟,小町再可愛也挽救不了一個作死的結尾。

主觀評分:

客觀評分:

推薦閱讀:

相关推荐